Logo
男频 女频 APP下载

第24章 张谦返航遇倭寇,楼船火炮显神威

  • 作者:远星河
  • 发布时间:2023-08-07 08:10
  • 字数:4406
  • +书架

郑和是明初永乐年间最有名的人物,郑和之所以有名,主要是他率领巨大船队七次下西洋,从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的27年间,先后七次以使团正使的身份,率领巨大船队出使西洋各国。郑和原来姓马,小名三保,云南昆阳宝山乡知代村人。郑和于明洪武四年出生,是马哈只第二个儿子。洪武十三年冬,明朝军队进攻云南,马和仅十岁,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至南京。阉割成太监之后,进入朱棣的燕王府。郑和懂兵法,有谋略,英勇善战,具有军事指挥才能。郑和少年时就在明军中服役,在明军中长大,后转入燕王府侍候朱棣。郑和成年后,经受了战火考验,跟着朱棣参加了"靖难之役",出生入死,转战南北,经历数次重大战役,具有实战经验。为此,永乐大帝才授予郑和"钦差总兵太监"军衔,将二万多名官兵交给郑和指挥。永乐元年,姚道衍和尚收马和为菩萨戒弟子,法名福吉祥。

永乐二年,郑和立下赫赫战功。永乐大帝朱棣在南京御书"郑"字赐马和郑姓,以纪念战功,从此被称为“郑和”,并升任为内官监太监,官至四品,地位仅次于司礼监。郑和富有智慧谋略,懂兵法战阵,永乐大帝对郑和十分信赖。永乐三年,皇上诏命组织使团出使西洋,诏命郑和为使团团长,率领27000人的巨大船队从南京出发,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,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停泊,等待风向有利,就开始出航。船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,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包括爪哇、苏门答腊、苏禄、彭亨、真腊、古里、暹罗、榜葛剌、阿丹、天方、左法尔、忽鲁谟斯、木骨都束等地,最远到达东非和红海地区。

值得提起的是郑和下西洋远航的船队。一个国家的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是一个国家水军的战斗力的基础。郑和远航的巨大船队足以震慑海外各国。

郑和远航所乘船型为二千料八橹福船型和一千五百料八橹福船,它的外形为小方首,宽平艉,有虚梢,两头翘。建筑形式属楼船。大号宝船共分8层。为了保证船行平稳,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,俗称压仓。大号宝船光压仓砂石就要用10100担。上面的2层和3层是两个长24丈、宽10丈8尺、高6尺的大型货舱,是载货和食物用的。第4层是顶到甲板的一层,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。中间是船上826名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。再上面就是甲板。

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,船头有前舱1层,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。而整个船队的指挥部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。这个舵楼共有四层,一楼是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;二楼叫官厅,是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;三楼是一个神堂,用来供奉妈祖诸神,并有4个阴阳官专门管理。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、气象观测、信号联络等场地。在前后楼之间的甲板上除了火炮、操帆绞盘外还特地留出了2个活动场地,专门供军事人员操练用。

高艉楼阶台式3层,长舯楼1层,短艏楼开式2层。全船设上甲板(即主甲板)、下甲板和底平台三层纵向平台。自艏向艉设17道横隔壁,构成明代木帆船的典型横式结构,并分割成各种工作、生活、储藏舱室,充分显示在造船技术上所创造的水密横隔壁的结构特征。

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,是郑和船队中的主体,也是郑和船队的指挥船。郑和下西洋的指挥船是大号宝船,它的长度达到44丈4尺,宽18丈。这种大型楼船一共有62艘。主力船型为九桅二千料和六桅一千五百料宝船,船长15—20丈,宽四丈,在下西洋航行中分别执行宝船、指挥船、战船和座船等使命。郑和船队每次出行27000人,二千料海船每船为400人,平均62艘载2万多人;其他百余艘为较小型的八橹船,每船约50余人,总人数27800人。

一部分人对郑和宝船的巨大表示怀疑,认为要造出如此巨大的船只,从技术上是根本不可能的。其实,在世界造船史上,三千多年以前的古代埃及就已经造出近20丈的尼罗河大木船。数百年以后,由埃及托勒密四世在亚历山大城建造的双体战船长约40丈,配有40排共400名浆手,乘坐4000多船员,2850名士兵,船上总乘员达七千多人,说起来也够吓人的。

在中国历史上,有不少关于海外船只的记载。早在唐代李肇的《唐国史补》中,就有“南海舶,外国船也。……师子国舶最大。梯而上下数丈,皆积宝货。”等记载。宋朝时,宋.周去非在《岭外代答》卷六.木兰舟有关于木兰皮国能造巨舟的记载:“浮南海而南,舟如巨室,帆若垂天云。拖长数丈,一舟数百人,中积一年粮。豢豕酿酒其中,置死生于度外……又大食国更越西海,至木兰皮国,则其舟又加大矣。一舟容千人,舟上有机杼市井。”。到了明代,更有人记其国之舟可“容万人,酒肆果园俱备。”

不要以为郑和远航与抗倭战争没有关系,正是因为郑和远航的航程中碰上了倭寇的入侵,所以老夫不得不把郑和远航的情况交代一番,以便不至于使人感到突然,甚至对后面的情节感到不理解。在郑和远航的人员中,有一位名叫张谦的太监,曾经奉命带着260人乘坐1艘宝船护送勃尼国王回国,回来的时候,浙江金乡卫海上突然被倭寇船队拦截。张谦指挥船上一百六十多名护送官兵与4000多名倭寇展开激战,结果倭寇被打败逃跑。

渤泥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古代小国,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,渤泥国的其含义是"生活在和平之邦的海上贸易者"。它是一个神秘的热带王国,自然风光优美,资源丰富。十世纪起渤泥国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,使节、商人往来不绝。13世纪,渤泥共辖14州。首都居民达万人。经济以农业为主。盛产龙脑香。百姓"煮海为盐、酿秫为酒"。14世纪,渤泥人民崇奉佛像唯严。政府设一大臣统管全国的财政、税收。14世纪末,臣属于麻喏巴歇。15世纪初又臣服于马六甲王国。同时开始引入伊斯兰文化。不久恢复独立,建立苏丹国。

渤泥国是东南亚的一个古代小国,位于东南亚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,由于渤泥国位于当时东、西洋海上交通的枢纽之地,地理位置重要,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访问了渤泥国,并封前国王世子麻那惹加那乃为渤泥国王,授予国王印。作为和平使者的郑和深得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的信任。

永乐16年八月二十日,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带着王后、王子一行150多人,航海来大明访问,受到永乐大帝的盛情款待。渤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,不幸染病,虽经御医精心调冶,终因病情过重,病逝于南京"会同馆"。永乐大帝遵照他的遗嘱:"希望体魄托葬中华",按王礼埋葬了这位异邦君主。在他临死之前,表达了对中国诚挚的感情。

永乐大帝知道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去世后十分悲痛,遵照渤泥国王遗愿,以礼葬王侯的仪式,将渤泥国王葬在南京城南石子岗,并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国坟户,世代为之守墓,并为陵墓建词立碑。

渤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死后,永乐大帝下诏书,封麻那惹加那乃的儿子继承王位,并派张谦等一百六十多人的使团乘坐一艘宝船护送他回国。临走前,永乐大帝设宴为他饯行,并赠给了大量的黄金和白银。宝船从南京出发,沿着东南航道一路向南行驶,到了宁波港,一行人停留了几天,接受宁波府的热情接待,然后继续向南行驶,一路顺风地到达了渤泥国。回来的时候,张谦等乘坐的宝船在浙江金乡卫海域居然碰上了一支巨大的船队。

张谦跟随郑和七次下西洋,什么大船队没有见过,张谦对前面的巨大船队并不在意。但是令张谦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,巨大船队呈弧形包围过来,张谦忽然在脑海中闪现出一个词:倭寇!作为明朝大臣,没有不知道倭寇的,张谦知道倭寇的野蛮,看来今日是有一场恶战了。凭着张谦的经验,已经看出这支船队的船只有68艘,按照每艘船乘坐60人,总人数应该在四千以上。而张谦却只有一艘船,使团成员一百六十多人,加上卫队600人和水手250人,总人数也只有近千人。力量对比是非常悬殊的,好在张谦麾下都是见过大阵仗的人,而且船上600人的卫队都是武功高强的宫廷护卫,一个个能征惯战。又因为张谦的船是船体巨大的封舟,俗称楼船。

船长十五丈,宽二丈六尺,深一丈三尺,分二十三舱,前后竖五掩大桅,长七丈二尺,围六尺五寸。站在宝船五楼上看倭寇的船队,感到周围如同蚁群在蠕动,加上船上安放了4座洪武大铁炮、20座铜火铳,、20座碗口铳、20座盏口炮,船上每个人都带着铜手铳、突火枪、火铳、铁火炮等火药武器。所以倭寇虽然人多,张谦却并不害怕。

此时倭寇船队已经把张谦的楼船包围在核心,倭寇看到明人的船体巨大,也不敢靠得很近,倭寇都仰望着封舟三楼上的人,大声哇哩哇啦地嚷嚷。张谦听得懂日本人的话,日本人说,看你们这船,你们一定是大明朝廷的远洋船,你们大明巨大的远洋船队在南亚和西方各国赚了大钱,发了大财,今日你们为什么只有一艘船?是不是因为装的浮财太重,行驶不快,掉队了?现在你们被我们日本船队包围着,如果你们给我们日本人分一点浮财,我们可以和平解决;如果你们不识相,舍不得浮财,则我们只好用武力说话了,你们就看着办吧!

张谦用日本话回答说:“小日本鬼子,你们也想敲诈你爷爷?告诉你们,这艘船上装的财宝真的很多,你们想我们给你们分一点财宝,你们爷爷倒是愿意给你们分一点,只是这船上的大炮不答应。”

倭寇头目松浦隆丰心想,如果开打,明人这艘高高的楼船有点不好打,最好还是智取,于是强压住怒火大声说:“明人朋友,我们是日本肥后国的商队,我们肥后国历来跟你们大明是友好邻邦,我们非常羡慕贵国的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。像你们这艘楼船,船体巨大,就像一座水上宫殿,而且非常非常的华丽,我们作为友好邻邦,能不能让我们上船看看?就看看,看看就走,也不要求你们给我们分浮财,怎么样?”

张谦心想,狗日的还想玩花样上我的船,你倭奴也把本官当着傻子了,让你们上船,这船不就是你狗倭奴的了吗?你倭奴也想在本官面前耍花样,好吧,本官也陪你玩玩,于是大声说:“肥后国的朋友,既然你们想看看我们的楼船,你们可以上船看看,但是我声明,你们在船上不能久留,看看就走,你们做得到吗?”

松浦隆丰心想,只要我们上了船,这船也就是我松浦党的了,于是率领船队向大明楼船靠近。当倭寇船队到了楼船上大炮的有效射程之内,张谦一声令下,楼船上4座洪武大铁炮、20座铜火铳,、20坐碗口铳、20座盏口炮一齐发射,船上268名使团成员和480名护卫军手中的铜手铳、突火枪、火铳、铁火炮等火药武器也一齐发射。这一下好,倭寇虽然有准备,但是倭寇没有想到明军楼船上的火力是如此巨大。尤其是那洪武大铁炮,能够发射五六百斤的铁弹,或者三四百斤的石弹,一炮打出去,数百斤重的铁弹或者石弹居高临下砸下,倭寇的船也就被砸烂,沉入水底。那碗口铳一发能射上百枚铁弹,由于散射面积大,一发射出去,就会倒下一大片。倭寇看到这种阵势,早已吓得半死,哇哩哇啦驾着战船向四面散开。张谦命令楼船向着一个方向冲去,由于船体巨大,楼船行驶速度受到局限,倭寇害怕楼船的巨大火力,不敢再接近楼船,于是张谦指挥楼船向着既定方向驶去。倭寇们眼看着楼船北去,虽然心中万分的窝囊,但是又毫无办法。

张谦指挥楼船到达京师,永乐大帝听说张谦凭着一艘楼船打败了倭寇的巨大船队,非常高兴,大大地奖赏了张谦及其船上的参战官兵。

扫码下载APP

第一卷 明朝前期的抗倭

  • 绿
  • A
  • A
  • A
  • A
  • A
  • A
下载APP